LED龍頭廠富采(3714)今天表示,旗下微發(fā)光二極管(Micro LED)新產能預計年底完成,并開始送樣給客戶認證,明年導入客戶新品設計后,可望于2025年進入量產,屆時將迎來一波明顯的營收成長,并在產線持續(xù)擴充、市場需求增溫之下,將于2027年進入第2階段成長期。
晶元光電董事長范進雍說,整體微發(fā)光二極管市場的發(fā)展趨勢明確,應用領域愈來愈多,富采深具信心,盡管新產線設置完成后,從客戶完成認證到進入量產,中間需要接近1年的時間,且量產的規(guī)模也不會太大,但最大的意義在于富采已經掌握先端新技術,未來第2階段的擴產對提升產能的效益會比較大。
范進雍指出,目前富采的微發(fā)光二極管產能規(guī)劃,是自有廠房以及與镎創(chuàng)-KY(6854)合作的兩路并進戰(zhàn)略,明年底預期可達到6吋5000片套,再更接下來的2年之內,希望要達到1萬片套,從現(xiàn)在開始的4到5年內,富采將從終端客戶的需求面與供應鏈合作,盡可能降低生產成本。
隆達電子董事長蘇峯正指出,目前已有廠商能在1秒鐘轉移1萬顆微米等級的微發(fā)光二極管至顯示基板,在芯片使用效率、巨量轉移技術持續(xù)提升之下,未來價格說不定可以做到現(xiàn)在的十分之一,就好比20年前32吋的電視面板要價1000美元,現(xiàn)在僅需30美元。
蘇峯正說,即使面對南韓、中國等競爭對手,但臺灣的發(fā)光二極管上游產業(yè)環(huán)境極佳,結合面板、半導體產業(yè)優(yōu)勢,能在下一代的電視、車用、戶外廣告牌、高級手表等應用場域,提供最佳的微發(fā)光二極管解決方案,中國紅色供應鏈的發(fā)展速度仍不及于臺灣。
晶成半導體董事長施韋提到,臺灣擁有最完整、最有效率的微發(fā)光二極管供應鏈,從LED、驅動IC到巨量轉移技術應有盡有,在上下游廠商之間的合作之下,可望使所有的電子元件幾乎都能通用,相當看好臺灣與歐美、中國對手競爭時能占得贏面。
富采預計5月5日舉辦法說會,現(xiàn)階段對營運展望做出簡單表示,今年首季營收已成全年谷底,第2季狀況優(yōu)于第1季,逐季轉好之下,下半年營收動能優(yōu)于上半年,而導入次毫米發(fā)光二極管(Mini LED)的資通訊產品過去在疫情期間賣得太好,今年可能修正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,想要回到2021年的盛況會有困難。
- 2023-09-20
TCL科技:公司對OLED的擴建及并購持謹慎態(tài)… - 2023-09-19
圈出Micro LED微顯,廣電總局發(fā)布! - 2023-09-18
京東方TCL華星已量產去偏光片OLED - 2023-09-15
總投資51.5億!韓國OST超液晶模組及綁定項… - 2023-09-13
LGD首次向奔馳提供防窺面板 - 2023-09-11
LG 118寸 Micro LED電視亮相,售價超170萬… - 2023-09-08
LGD最快明年加碼投資OLEDoS產線 - 2023-09-07
利亞德:截至8月底Micro LED訂單已超去年全… - 2023-09-06
三星:Micro LED是未來戰(zhàn)略顯示器 - 2023-09-05
LGD OLED開工率明年將提高30%,有望扭虧為…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